地名:巴南區 | 隸屬:重慶市 |
區劃代碼:500113 | 代碼前6位:500113 |
行政區域:重慶市 | 地理分區:西南地區 |
行政級別:市轄區 | 車牌代碼:渝 |
長途區號:023 | 郵政編碼:401320 |
轄區面積:約1823平方公里 | 人口數量:約117.9萬人 |
人口密度:約647人/平方公里 | |
下轄地區:9個街道、14個鎮 |
![]() | 人口 | 面積 | 簡介 |
龍洲灣街道 | 17.86萬人 | 39.5km2 | 2009年,經重慶市政府批準,巴南區行政區劃進行調整,[1]將龍洲灣新設為街道辦事處。龍洲灣街道所轄范圍包括:原魚洞街道的解放村、獨龍橋村、紅爐村、…[詳細] |
魚洞街道 | 10.55萬人 | 55.6km2 | 魚洞街道,地處巴南區委、區政府舊址所在地,東接龍洲灣,南臨一品,西靠珞璜,北與重慶市大渡口區隔江相望。幅員面積55.6平方公里。下轄9個行政村、13個…[詳細] |
花溪街道 | 19.24萬人 | 47.61km2 | 巴南區花溪鎮地處重慶市主城核心區西南部,是重慶主城區的南大門。東與重慶市重點打造的“五方十泉”中南溫泉相接,南與區政府所在地魚洞相鄰,西與九龍坡、大渡…[詳細] |
李家沱街道 | 18.99萬人 | 4.25km2 | 、李家沱正街、馬王坪正街一、馬王坪正街二、合建村、渝紗、橋南、西流沱、其龍10個社區,其龍、群樂、光明3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李家沱林蔭村205號。有李家…[詳細] |
南泉街道 | 6.94萬人 | 84.26km2 | 南泉鎮是2001年7月由原南泉鎮與鹿角鎮合并而成,位于重慶市主城近郊,屬東部新城建設組團,渝黔高速公路、上界高速公路橫穿其境,距市中心18公里、江北機…[詳細] |
一品街道 | 1.62萬人 | 62.2km2 | 一品鎮位于重慶市主城區南部,是一個有200多年歷史的巴南名鎮。相傳這里出過“一品官”、“一品夫人”,故名“一品”,是古往今來商旅征戎、官差使節由渝州至…[詳細] |
蓮花街道 | 12.19萬人 | 2020年1月17日,重慶市人民政府調整魚洞街道管轄范圍,增設蓮花街道。 [1]
蓮花街道轄大中村、云篆山村、天明村、新華村等4個村,花土灣社…[詳細] | |
南彭街道 | 3.2萬人 | 126.9km2 | 南彭鎮位于巴南區中部腹地,系重慶市主城區范圍。轄區東與天星寺、接龍鎮接壤,西接界石鎮,南以跳石鎮為鄰,北連惠民鎮。南彭鎮地形以丘陵為主,中部平坦多水田…[詳細] |
惠民街道 | 1.83萬人 | 63.21km2 | 惠民鎮,位于東南部,在重慶市二環路以內,東與二圣鎮接壤,南臨天星寺鎮、南彭鎮,西與南泉鎮相接,北與南岸茶園新城區毗鄰。2002年被劃入重慶市主城區;距…[詳細] |
界石鎮 | 7.2萬人 | 64.13km2 | 界石鎮是重慶主城重要組團之一,有重慶主城南大門之稱。全鎮幅員面積64.13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5.1萬余人。
鎮內交通…[詳細] |
安瀾鎮 | 1.47萬人 | 122.42km2 | 安瀾鎮地處巴南區西南部,東臨跳石鎮,南連綦江縣,西與江津市接壤,北靠一品鎮。鎮政府所在地至渝黔高速路一品出口3公里,距市中心30公里。2001年7月,…[詳細] |
圣燈山鎮 | 1.45萬人 | 136km2 | 跳石鎮地處巴南區西南部,距區政府34公里,離重慶市中心52公里。全鎮轄11個村147個社,幅員面積136平方公里,總人口37531人,其中農村人口35…[詳細] |
木洞鎮 | 3.17萬人 | 104.3km2 | 巴南區木洞鎮歷史悠久,普子巖長江水文標記記載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明清兩代商賈云集,產品集散交易的有名古鎮。全鎮轄區面積104.3平方公里,城鎮建筑…[詳細] |
雙河口鎮 | 8620人 | 60.45km2 | " [概況] 雙河口鎮位于巴南區東北部,瀕臨長江,東與涪陵區接壤,南與豐盛、木洞鎮相連,西與渝北區、江北區隔江相望,北與麻柳嘴鎮為鄰。轄區淺丘起伏,…[詳細] |
麻柳嘴鎮 | 1.23萬人 | 79.34km2 | 麻柳嘴鎮,位于巴南區東北邊陲,北、東北與長壽區相鄰,東攜涪陵,南與巴南區雙河鎮接壤,西與渝北區隔江相望,是全區三峽移民任務最重的鎮。鎮轄16個行政村、…[詳細] |
豐盛鎮 | 9267人 | 69km2 | 豐盛鎮位于重慶市巴南區東部,距重慶市區60公里,距區政府70余公里,幅員面積69平方公里。豐盛鎮屬山區農業鎮,全鎮人口2.2萬人,轄8個行政村,1個社…[詳細] |
二圣鎮 | 1.12萬人 | 60km2 | 二圣鎮位于重慶市東部,地處重慶市區,是到重慶著名旅游風景區東溫泉的必經之路,距市中心38公里,幅員面積60平方公里。6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61個…[詳細] |
東溫泉鎮 | 1.9萬人 | 122.7km2 | 地處巴南區東部,巴南旅游雙環線上。2001年7月,鄉鎮建制調整后由原來東泉、五布鎮、天賜鎮、清和鄉合并而成。東與南川市白沙鎮接壤,南與石龍鎮、姜家鎮為…[詳細] |
姜家鎮 | 9102人 | 80.36km2 | 姜家鎮位于巴南區東部,距區政府所在地魚洞59公里。東與東泉鎮相連,南與石龍、接龍鎮相鄰,西與天星寺鎮緊靠,北抵東泉、二圣鎮。 相傳,此地舊名郭家…[詳細] |
天星寺鎮 | 4591人 | 46.1km2 | 天星寺鎮位于巴南區區域腹地偏東部,距巴南區府駐地和重慶市中心區約65公里。轄區東鄰姜家鎮,南鄰接龍鎮,西鄰南彭、惠民鎮,北鄰二圣鎮。全鎮幅員面積46.…[詳細] |
接龍鎮 | 2.8萬人 | 188.15km2 | 接龍鎮位于巴南區東南部,距重慶市中心55公里,全鎮幅員面積188。15平方公里,轄17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總人口6.3萬人。鎮域自然植被保護完好,平…[詳細] |
石灘鎮 | 6916人 | 52.09km2 | 石灘鎮為于巴南區東南部,東與石龍鎮、南川市神童鎮相連,南與綦江隆盛鎮毗鄰,西與接龍鎮交界,素有巴南區“南大門”之稱。全鎮幅員面積52.09平方公里,鎮…[詳細] |
石龍鎮 | 1.26萬人 | 106.31km2 | 石龍鎮位于巴南區東南部,駐地石龍場,距區所在地政府魚洞84公里。轄區東鄰南川市的大觀和興隆鎮,南與石灘鎮和南川市的神童鎮接壤,西連接龍鎮,北與東泉、姜…[詳細] |
地名由來:
原名巴縣,且地處重慶市南部,故名“巴南”。巴縣以古巴國、巴山、巴水得名。
基本介紹:
巴南區的前身是千年歷史名邑巴縣。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巴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立國建都。秦代置巴郡,南朝齊代置墊江縣,北周時改稱巴縣并沿襲至1995年。1995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區,成立巴南區。歷史上,巴縣先后涌現出了“寧拋頭顱不丟寸土”的英雄將軍巴蔓子、“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辛亥革命志士楊滄白、新中國首任女大使丁雪松等優秀兒女。區境內常住人口以漢族為主,其次有苗族、回族、藏族、彝族等40多個少數民族2500余人。
巴南區位于重慶市主城區南部,屬重慶都市經濟發達圈。全區幅員面積1827平方公里,轄花溪鎮、南泉鎮、界石鎮、南彭鎮、惠民鎮、木洞鎮、雙河口鎮、麻柳嘴鎮、豐盛鎮、二圣鎮、東泉鎮、
榮譽排行:
2024年3月,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國家郵政局命名巴南區為第四批“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
2024年2月,巴南區被命名為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
2024年1月,巴南區被命名為全國醫養結合示范縣(市、區)。
2023年11月,入選國家農村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試點。
2023年8月,巴南區被納入2023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
2023年7月,巴南區被確定為第三批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創建縣。
2023年6月,國家衛健委等6部門公布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試點城市名單,巴南區上榜。
2023年6月,巴南區入選2023年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名單。
2023年5月,公安部公布擬命名全國首批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候選對象名單,巴南區入圍。
歷史沿革:
周赧王元年(314年),始置江州縣,屬巴郡。
南朝齊改名墊江縣。
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為楚州地,武成三年(561年)易名巴縣,后一直沿用。
隋、唐隸渝州,北宋屬恭州,南宋屬重慶府。
元屬重慶路。
元末為明玉珍大夏政權國都。
明、清屬重慶府。
1914年屬東川道。
1935年屬第三行政督察區。
1949年11月后,初屬川東行政區巴縣專區、璧山專區。
1951年改屬重慶市。
1953年屬江津專區。
1958年屬重慶市至
區劃:重慶市·巴南區 |